深夜的急诊室总在重复相似的剧情,穿白大褂的年轻医生林夏却成了最特殊的病人。当她第三次因过量服用安眠药被推进抢救室,主任医师将互助小组报名表拍在她值班台上。七个陌生人每周三在心理诊室相遇:被产后抑郁折磨的网红博主、因破产患上惊恐症的投行精英、用暴食对抗焦虑的中学教师,以及永远在道歉的讨好型人格患者。他们用病历编号相称,却在某天发现彼此的病历档案里藏着相同的批注——"建议长期观察"。
"有时候崩溃不是终点,而是身体在求救的信号。"
"你看那些高楼亮着的窗户,每盏灯都在等一句'我懂你'。"
"我们不是要战胜疾病,是学习怎么带着伤口跳舞。"
"最可怕的不是药瓶上的骷髅志,是止痛片包装锡纸的反光里,自己越来越模糊的脸。"
"你说互助小组像不像都市里的诺亚方舟?只不过这次拯救我们的不是神明,是同样湿透的落水者。"
第9次互助会因暴雨延迟,电子钟跳过23:00时,032号成员突然攥紧了可乐罐。易拉罐扭曲的声响中,这个在投行厮杀十年的男人第一次摘下劳力士:"你们见过凌晨四点的陆家嘴吗?不是励志广播剧里那种。我数过,国金中心地下车库F区有17根承重柱,每根柱子上都有指甲抓挠的痕迹。"他的袖口滑落,露出腕间结痂的月牙形伤疤,"上个月我抱着笔记本躲在那里吐了四十分钟,第二天照样签了八千万的并购案。"
林夏的白大褂口袋里传来氟西汀药盒的摩擦声,她伸手按住躁动的031号患者:"上周三我抢救了个吞纽扣电池的小女孩,她说这样就能在肚子里养电子宠物。当时我突然明白,我们拼命隐藏的病症,其实是身体里住着太敏感的天才。"诊室顶灯突然熄灭,应急灯绿光里,十七岁暴食症少女小声抽泣:"原来...不是只有我会把抗抑郁药藏在维生素瓶里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