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广播剧简介]
深夜十点的"星声工作室"仍亮着灯,人编剧林小满盯着被红笔批注淹没的剧本,耳麦里传来毒舌制作人顾承的冷笑:"第23次修改还停留在用'天雷勾地火'描写心动?建议打开你脖子上那个装饰品叫大脑的东西。"这位以"声控圈核爆级低音炮"闻名的魔鬼导师,正用他价值百万的配音设备,对菜鸟编剧进行惨无人道的特训。
当二次元宅女遇上腹黑声优大佬,写作指导变成大型社死现场。顾承独创的"H特训法"堪称人间过山车——逼着林小满戴着骨传导耳机泡温泉找灵感,在深夜便利店用拟声词演绎关东煮的内心戏,甚至把剧本研讨会开成ASMR直播。某次即兴表演中,顾承突然切换九种声线还原"霸总壁咚现场",让林小满的智能手环心率报警,弹幕瞬间刷爆:"这是可以免费听的吗?!"
当两人合力打造的悬疑广播剧《耳畔禁区》冲上平台榜首时,林小满终于发现那些刁钻到变态的指导,藏着声波般层层递进的温柔。而顾承办公桌最底层抽屉里,尘封着十年前某位人编剧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纸条:"想成为让耳朵怀孕的广播剧魔法师。"
[经典语录]
"文字是有体温的,你写的每个句号都该带着呼吸的频率。"
"把形容词当粉底液抹的写作,不如素颜的真实动人。"
"当角色在耳机里活过来时,你会在他们奔跑的脚步声里听见自己的心跳。"
"所谓高能剧情,就是把观众的天灵盖当蹦床使。"
"写作不是开盲盒,要让每个点符号都成为勾住耳膜的鱼钩。"
[高能片段]
骨传导耳机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,林小满感觉后颈突然泛起温热气息,顾承的声线像浸过威士忌的丝绸擦过耳膜:"猜猜我现在离麦克风有多近?"她的脚本上浮现大段空白,智能笔在指尖微微发颤。
"第47场戏,私家侦探在古董店发现关键线索。"顾承的指令让空气陡然绷紧,"给你三十秒,用环境音代替视觉描写。"
林小满闭上眼睛,耳机里突然炸开老式门铃的叮咚声。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:"黄铜铃铛惊醒了积灰的座钟,樟木货架发出年轮舒展的咯吱声,侦探的皮靴碾过松木地板时,有陈年血迹在缝隙里发出生锈的叹息。"
监听耳机传来清脆的响指,顾承的低笑震得她耳垂发烫:"总算学会用声音画画了。"突然插入老式留声机的沙沙声,他的声线骤然切换成剧中古董店老板的烟嗓:"小姑娘,要不要摸摸看这个维多利亚时期的听诊器?它能听见...藏在心跳里的秘密。"
工作室的星空顶灯突然熄灭,林小满的脚本自动亮起荧光,发现空白处浮现一行苍劲的字迹:"当你不再依赖眼睛时,文字会自己找到耳朵。"